門診當中患者、家長蠻常問:『氣喘可以不要吃藥/使用類固醇嗎?』這個問題背後,我相信也包含了『有沒有其他替代療法可以選?』的期待吧!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除了用藥,還有什麼是對於病情有益的?
- 戒菸
兒童理論上不會有吸菸的行為,但是會有二手菸的暴露風險。根據研究顯示,相較於沒有吸菸的患者,吸菸或曾吸菸的氣喘患者:
(1)氣喘惡化比例高
(2)需要口服類固醇救命的比例高
(3)就醫/住院的比例高
在比較吸菸&戒菸後的氣喘病患的研究指出,戒菸後的患者其痰液中化驗出來的「發炎介質」下降、肺功能提升了。(意思就是說:戒菸的人會比繼續吸菸的人活得更久、生活品質更好
)

歐醫師補充說明:
(1)全球都有的空污(PM2.5)也是惡化氣喘患者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而亞洲社會另外還有傳統信仰的燒香拜拜帶來的另類空污(PM2.5)問題。因此在門診會建議患者(家長)盡可能使用有HEPA濾網的空氣清淨機,讓孩子在家中能有較好的呼吸品質。
(2)除了「二手菸」,吸菸過後殘留在衣物、毛髮、皮膚上的化學物質被稱為「三手菸」。三手菸對幼小的孩子、氣喘患者同樣是非常有害的”空污”,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對呼吸道健康有顯著的傷害。
- 病患自主用藥
病人自主用藥的行為本身就代表著「自我照護」能力提升,研究發現這樣做有三大優點:
(1)住院率下降
(2)用藥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下降
(3)非預期的就診*次數下降
*意思是說氣喘”非預期地”發作 = 緊急就醫治療的事件。
- 規律的體能活動
運動有助於整體健康的提升,因此鼓勵氣喘病患進行規律的體能活動。不過,運動也可能誘發支氣管收縮,因此在定期回診時應諮詢醫師的意見,採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氣喘發作時可能要限制運動種類 (也就是說無需限制病人不能運動唷~),或是在體育課前事先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規律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專家認為針對青少年階段的氣喘病患可考慮選擇游泳做為規律的運動。歐醫師自己是覺得孩子能樂在其中的運動才會規律,所以選喜歡的運動項目就可以了。因為說不定游泳會讓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皮膚狀況惡化,那游泳可能就不是個好選項了
。

- 換工作
有此人的氣喘真的是被工作誘發出來的,如果藥物治療及其他各面向都做了最大的努力,可能真的要考慮換工作了。勞委會針對「職業性氣喘」的認定標準:
(1)在特定工作開始後才發生氣喘或明顯惡化
(2)醫學診斷肺功能或相關試驗,證實有可逆性呼吸道阻塞
(3)有職業性作業環境暴露史,暴露於特定致敏原或其他可引起職業性氣喘之物質
(4)合理排除其他常見阻塞性之肺部疾病
- 避免接觸過敏原/刺激原
(1)氣喘病患應審慎使用NSAID, Aspirin類的藥物
(有研究指出這類的藥物可能加重氣喘的發作,應盡量避免在發作期間使用。)
(2)減少居家濕氣、黴菌可降低氣喘症狀發生
(所以歐醫師在門診總是建議居家必備除濕機,進入秋冬季節可能每天開機。)
(3)鼓勵氣喘病人使用低油煙的烹飪方式與廚具,減少室內刺激原
(炒菜的油煙也算是一種PM2.5、一種吸入性刺激原。)
- 其他
過敏體質的患者/家長也很常問到「食補」有沒有幫助?例如益生菌、維他命D、中草藥…… 原則上只要病人是正確用藥、盡可能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做好居家環境減敏的模範生,歐醫師並不反對患者嘗試任何輔助療法。不過要注意的是,假如是要花大錢的產品,還是再三考慮 or 諮詢信任的醫護專業人員比較好。畢竟跟過敏體質和平共存是一輩子的功課,並不是什麼神奇的產品能夠一朝一夕改變的:)